認識 KIST
台灣偏鄉小校危機
「老師如同在孤島中奮戰」是台灣中小學教育現場的普遍現象,遑論偏鄉地區。
依教育部統計,截至 108 學年止,在台灣的 3000 多所中學及小學中,有 1200 多所是 6 班以下的小校 1。小校老師時常身兼數職,且在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下,面臨沒有足夠能量照顧班上每一位孩子的困境,老師如同在孤島中奮戰,甚至往往奮鬥幾年後就選擇離開。
在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和學生學習準備度普遍不足,以及家庭學習支持力道薄弱等種種挑戰下,偏鄉孩子的基本學力普遍待加強,學習的動機更需要提升。這些孩子在離開校園後,相較於其他同齡學生,往往因為少了強而有力的教育支持與多重限制和挑戰,侷限了他們對未來成功人生的想像與追求動能。
KIST 緣起
美國的 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公辦民營學校以「努力學習、友善待人」(Work hard. Be nice.)為校訓,將堅毅、樂觀等七個品格置於教育的核心。自 1994 年成立至今,KIPP 在美國弱勢學區成立了 200 餘所學校,有 96% 學生來自社會底層或少數族裔,但根據 2014 年的報告指出,KIPP 的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的比例高達 44%,比其他成長於同環境的孩子高出五倍。 1
KIPP 關注弱勢族群、強調品格的教學,成立超過 20 年且擴散至全美,與誠致教育基金會的使命及「三不原則」不謀而合,因此自 2014 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誠致即積極與 KIPP 建立合作關係,期許以其成功經驗為鷹架,並萃取台灣在地化模式,發展為台灣的 KIST(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體系學校。
目前誠致經營六所 KIST 公辦民營學校:花蓮縣三民國小、雲林縣拯民國小、台東縣桃源國小、雲林縣樟湖生態國中小、花蓮縣三民國中及新竹縣峨眉國中,以及四所 KIST 公辦公營學校:新北市坪林實驗國中、台南市仙草實驗國小、屏東縣富田國小及新北市老梅實驗國小,亦協助林業生教育基金會經營的兩所公辦民營學校:嘉義縣光榮國小及嘉義縣內甕國小轉型為 KIST 體系學校。
KIST 聯盟
KIST 聯盟由誠致教育基金會及所有 KIST 學校共同組成。我們相信,鄉村教育不該孤立無援,教師的努力不該是單打獨鬥。因此,KIST 聯盟以「用全校的力量辦學、跨校打群架」為核心精神,創造讓聯盟學校教師共同備課、學習、共享資源的社群,讓每位老師都有後援、有夥伴、不孤軍奮戰,一同實現「給孩子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的願景。
KIST 聯盟也串聯教育現場以外的力量,包括地方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在地社區與家長,一起參與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形成 KIST 教學生態圈。我們相信,唯有透過系統性的協力與連結,才能真正為孩子搭築一個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讓鄉村小校也能成為讓夢想發芽的地方。

KIST 聯盟特色

系統性教學方法
- 落實多元且有效的班級經營技巧、教學策略。
- 與教師培養合適的教學方法,聚焦孩子的學習成就。

多元的增能資源
- 提供資源並鼓勵教師持續發展,培養成長動能。
- 依教學需求自由選課,更促進教師之間相互交流。

自由的團隊氛圍
- 專業顧問輔導資源,創造彼此合作、互相支持的場域。
- 定期藉由圍圈的團隊文化互相接應彼此,接納所有聲音。

共同願景與價值觀
- 鼓勵教師分享經驗、擴大教育影響力,提升凝聚力。
- 重視每個人的價值與貢獻,從團隊中找到歸屬感。
KIST 聯盟影響力
學校
我們為鄉村學校導入創新轉型方法,培養學校領導者的專業能力與變革思維,幫助學校從內而外成長,成為孩子得以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老師樂在教學的工作場域。
老師
我們用全校的力量辦學,為鄉村學校老師建立系統化的支持機制,讓他們不再於孤島中奮戰,而是擁有資源與夥伴,共同成長、深化教學。
學生
我們透過言教、身教、境教、制教培養孩子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讓孩子具備「走出家鄉的能力、走回家鄉的品格」。
願有一天,所有公立學校都將幫助孩子培養實現夢想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
給孩子一個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
訂閱 KIST 電子報
看見更多 KIST 教學方法與孩子改變的故事,歡迎訂閱 KIST 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