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品程
訪談對象/花蓮縣立三民國小校長 柯君翰
初次見到三民國小柯君翰(大柯)校長,你可能會驚嘆道:「咦!大柯校長,您才剛滿三十嗎?」而在你對他的年輕歲數感到驚訝的同時,不禁也會讚賞他過去在教育領域的豐富經驗。大柯校長曾在多個教育相關組織擔任訓練專員,2020 年起加入 KIST 的行列,來到三民國小擔任教導主任,今年更接下三民國小校長,持續深耕於基層教育。
是什麼契機,讓本非教育相關科系背景的大柯校長,選擇踏入這塊浩瀚的領域?
樂於策動身邊夥伴,促使彼此一同改變
在大學階段,大柯校長在東海博雅書院的課程和活動中,都有扮演小組長的角色。也正是在此時他發現,自己對於引領夥伴使他們願意朝向更好的自己改變,進而取得正向突破,具有高度的熱情。
教學、育才的種子,逐漸在大柯校長心中萌了芽!
除了本書院的體驗,大柯校長也曾接受體驗與冒險教育的洗禮,從而將生活中的各種經驗,視為寶貴的學習機會。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說的「生活即教育」,然而生活本身並不是教育,需要透過有意識的對話、反思,才能從中獲得進步與成長空間。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大柯校長來到三民國小服務後,在與夥伴們共同努力下,逐步勾勒出一套理想的教學藍圖。
「自從來到三民國小擔任教導主任,發現這裡的夥伴們有十足的成長心態,除了平日的教學外,也會額外花時間思考如何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這給了我在成為校長後,有更多的期待與想像!」大柯校長滿意的分享道,眼裡不時閃爍著對未來滿滿的憧憬,他希望三民的孩子在基礎學科和生活中的學習上,能均衡發展、齊頭並進。
「過去總反覆思考,如何將日常生活與學習做更多的連結,後來發現這與 KIST 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在夥伴們的努力和誠致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讓我心中醞釀多年的想法得以付諸實現!」
從執行面的操作到策略面的領導,大柯校長看見更多優化教學環境的可能性,也有了更多大膽創新的機會。
探究與實作課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養分
提到三民國小的課程設計,「探究與實作」是近年三民國小的標竿課程之一,體現了 KIST 一直努力推動的 PBL 教學法,透過學生「親手」蒐集資料和數據,來了解這個世界。
以低年級的主題「昆蟲探究」為例,每當上課鐘響起,學生們並非回到教室坐定位,而是拿著紙筆等記錄工具到校園各個角落,觀察昆蟲在環境中的一舉一動。老師們則在一旁密切觀察適時切入透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或搭鷹架協助學生補足任務所需的知識點,就像資深學習者引領資淺學習者共同探索這個世界。
「剛起步一定是困難的,畢竟有類似經驗的教學者不多。透過 KIST 的培訓資源,以及教師間的共備與討論,三民國小的師生對探究與實作課都越來越上手了!」大柯校長充滿成就感的說道。
跨出教室帶著課本的學習,讓學生從被動接收知識,轉換成主動探究事物的熱情。
教學熱情搭配完善資源,創造卓越的教學環境
KIST 學校相當重視孩子的學科能力與非認知能力能權衡發展,三民國小也不例外。學校夥伴為了兼顧孩子兩者能力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大柯校長全都看在眼裡,並期待自己能成為夥伴們堅實的後盾。
而三民國小也積極透過社交與情緒學習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培養孩子情緒覺察與調適的能力。大柯校長回憶,曾經有個孩子因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而做出干擾他人學習的行為。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大柯校長邀請他到走廊聊聊。在短短的言談中,大柯校長不斷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引導他覺察剛剛在教室中的行為是否合適。經過這短暫的「品格微時刻」,孩子的心情舒坦許多,也願意返回教室上課了。
面對這樣沒有標準解答的情境,大柯校長和三民國小的老師們不斷透過共學或增能培訓,提升看問題的視野,也常彼此激盪新想法,逐漸摸索出一套接應生命的思路。
跨領域的期許,成就孩子更好的學習體驗
「新官上任」不久的大柯校長,常反覆思考如何給孩子更好的學習。談及三民國小的未來規劃,大柯希望朝著課程跨領域整合的方向邁進,並將既有的校本課程與學力基本課程做更全面的結合。讓每個學生有更完整的學習體驗,且帶著滿滿的期待,踏上將來的知識旅程!
投注在教育多年,大柯校長的熱情不減反增,相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三民國小的學生和教育夥伴們,都會逐漸接近,並找到屬於他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