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北市坪林實中 李尚霖老師、賴政豪老師
教學的主角是學生:從自學到統整的教學啟發
謝謝郁馨老師開放教室,讓我學習到學生自學階段的操作模式,我覺得最棒的地方是視覺化地快速檢核學生的自學結果,找出盲點之後,就可進行釐清。因為看到有的組別答案不一樣,此時可以自然而然地刺激孩子們思考答案到底是什麼,課中檢核就順利進行了。另外,在學習氛圍不佳的班級,也讓我見識到老師的堅持底線,學習狀況即使不佳,但依然可以有學習發生,給機會,給肯定,然後基本要求還是做。
也很謝謝沙沙老師,在陌生的班級進行授課實在是很挑戰,感謝老師的安排。在教師統整階段是我覺得最有收穫的地方。統整時,理想上可以依照資優生們的答案,讓老師說出本堂課的核心概念。實際上可能真的就有資優生幫助老師達成,但課堂不是老師與那位資優生的家教班,而有時學生想的也和我們預設的不同。而今天的課堂,我覺得讓教師統整成為可能原因有二。一是自學階段的鋪陳讓普遍學生們有機會走向本課的核心概念,二是學生們的答案在黑板小白板上呈現,使得老師統整的內容不是老師空口說白話,而是確實依照孩子們的發現,所推導出的核心概念。
感謝兩位老師的示範,其實不論是學生自學還是老師統整,都是有根據學生工作的內容,所以學生的工作時間是重要。我的課堂上會比較長講述,因此今天的見習,會讓我想要多放一點時間在學生工作,減少老師主講時間。

協作、回饋與原則:學思達課堂給我的三個提醒
感謝今天開放觀議課的郁馨老師和靜穎老師,讓我能看到比較成熟的學思達課堂樣貌!以下是我觀課後的一些心得分享:
首先,我原本很擔心學生在自學階段完成不了講義內容,這樣就無法進行小組討論。然而,今天觀課後我發現,小組討論的時間,如果組內程度好的同學能教會跟不上的同學,那麼雙方都能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更進一步的學習。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助精神。這種教學方式讓我看到了學生們在互相幫助中共同進步的可能性,也讓我對未來的教學充滿了信心。
其次,讓學生討論後表達,看似佔用課堂時間,但當各組別的答案同時展現出來後,反而更能夠有效率地檢核學生的理解狀況。這樣一來,就不用等到改習作或其他作業時,才發現學生哪部分真的沒有很懂的狀況。這種即時反饋的方式,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問題,還能夠迅速地進行補救,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跟上課程進度。

最後,如果有期待的課堂樣貌,就要有相對應的底線和要求。即便班級學習氛圍不佳,郁馨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要求幾個學習動機比較低的孩子,讓他們能完成最低限度的學習。我自認滿會給這類型的孩子鼓勵的,但對於常規的要求上相對沒有這麼堅持,這是我接下來還需要努力的方向。我認為,只有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穫。
總結來說,今天的觀課經驗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讓我看到了學思達課程的實際運作方式,還讓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態度。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學習和改進,就一定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教育,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